四融四化提四力,立德树人守初心 —打通学生党支部“融合式”发展的“任督二脉”

发布者:喻成功发布时间:2023-11-10浏览次数:3079


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的意见》、省委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四个融合”行动深化“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推动高校党建提质创优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打造新时代浙江高校党建高地、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推动高校党建提质增效就是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四个融合”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牵住新时代高质量党建的牛鼻子激活学生党支部“红色神经末梢”功能,探索党建“融合式”发展新路径,科学答好“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新考卷。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一)案例分析

高校学生党建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力不均、结合不实、交融不深的“两张皮”问题依旧存在:

一是对学生党建和立德树人“为什么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党员认为抓学生党建工作是“潜绩”,抓自身综合能力培养是“实绩”,存在学生党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对学生党建和立德树人“融什么”的内涵把握还不够精准。对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的组织保障的定位理解不够到位,未能主动投入急难险重任务中去。三是对学生党建和立德树人“怎么融”的有效载体供给还不够丰富。少数党员不善于从讲政治、谋大局的高度思考立德树人工作,在实践中未能找到党建引领业务的有效载体。四是对学生党建和立德树人“靠什么融”的基础保障还不够扎实。将学生党建工作狭义理解为党务工作,缺乏对党建和业务融合效果评价激励机制,难以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法

针对学生党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浙水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秉承“党建+”导向,探索学生党支部“四融四化提四力”发展新路径:“四融四化”即功能融合“一体化”,载体融合“常态化”,力量融合“品牌化”,机制融合“标准化”。“四力”即党建“引领力”“聚合力”“嵌合力”“统合力”。

1.推动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功能融合“一体化”,提升引领力

深刻把握“为什么融”的意义,通过引导党员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精神动力,推动形成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融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一是红色主题育强党性。以红色党课入人心。支部成立“百年党史青春路·两个先行青年行”实践团前往浙江安吉、南湖等地,以“围炉夜话”、“涓涓细语”的方式,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孵化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获奖者1名、三等奖2水利厅微党课大赛一等奖1以红色剪纸传真情。在五四青年节、建党一百周年、建校七十周年等重要关键节点开展原创作品展,在国家民委调研组进校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时,通过剪纸传统文化来展示筑牢教育开展情况,作品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三等奖以红色周记悟初心,“学思践悟”的方式累计撰写周记1000余篇坚持每周一总结,每旬一互评,每月一汇报,每季一评比。通过系统性设计,实现了大学生党员学习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学,学习过后要针对问题改,实事求是地开展互评,在交流评比中成长的目的,获批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

二是专业特色项目见真章。坚持用镜头记录支部党员前往省内13个地市守望绿水青山的真实故事,作品《无声颂歌》获得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二等奖。坚持用画笔扮靓创新之城,历时半个月在学林街绘制了26个漫画电箱,获得杭州市钱塘区高校大学生箱体彩绘大赛优秀箱体彩绘方案设计一等奖。

三是亚运志愿服务回声响。支部书记担任亚运会志愿者培训师,支部实现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全覆盖,服务时长达7580小时,同时举办“我的亚运故事”专场沙龙,让亚运精神化作为成才动力。

2.赋能学生党建与精准服务载体融合“常态化”,提升聚合力

明确丰富“融什么”的内涵,通过发挥党建凝聚学生、服务学生的作用,为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提供方向指引。一是“清新学风建设”助推学习有精度。选拔学业优秀党员与学困生群体结对,发挥“朋辈引航”作用,激励学生党员聚焦补齐低年级学生学业短板,形成良好学风环境。二是“支部协同智治” 解决问题有效度。学生党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校园基建、学生管理、疫情打卡等方面提出高质量意见和建议,助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现代化。三是“支部书记面对面”聆听心声有温度。支部书记动态关注学生党员的成长方向与思想动态,600余次暖心谈心谈话得到党员的热烈响应和高度认可

3.助力学生党建与校地联建力量融合“品牌化”,提升嵌合力

聚焦探索“怎么融”的路径,通过深耕厚植校地联建,为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提供长效机制。支部聚力打造赴丽水庞山村“探寻浙里共同富裕密码·赋能革命老区教育发展”项目,6年支教服务留守儿童超过300人次,授课时长超过2880小时,双方优势互补共享党建资源,获评首批全省高校校企地党建联建优秀案例,杭州市社会实践擂台赛“最佳实践团队”称号等荣誉,调研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丽水市峰源乡庞山村为例》获得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成功打造有辨识度的党建品牌“金名片”。支部同时寻求多点开花,与湖州市南浔区协和社会服务中心共建自闭症儿童帮扶点,为“星星的孩子”送上温暖;与钱塘区新湾街道共建法治街道,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律知识。

4.抓实学生党建与组织建设机制融合“标准化”,提升统合力

全力强化“靠什么融”的保障通过科学建章立制,优化队伍建设,重视舆情引导,为学生党建和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提供坚实保障一是聚焦标准化建设有力量。通过高标准对标“一指南二手册”即《学生党员先锋评价指南》《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党员成长手册》建强学生党员队伍,做好监督考核及表彰激励,围绕“七个有力”推进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充分铸牢基层战斗堡垒。支部涌现出了“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获得者1名,浙江省优秀毕业生5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3名,校十佳大学生2名,浙江省尚德奖学金获得者2名,奖学金覆盖率超过100%。他们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排头兵二是网络场域发声有队伍。支部引导学生党员关注家国大事,在B站、微博、朋友圈等场域积极发声,主动参与校党委宣传部舆情、网评、网宣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学会对网络舆论出现的问题早思考、理性看、智评论,并保持对负向舆情的敏感度,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该支部成立至今获得央视新闻、浙江新闻、浙江团省委官微、中青校园等20余家媒体报道,数十万次的阅读量,获得了省教育厅党组,水利厅党组的高度认可。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一)紧盯立足点,立德树人固本强基是前提

十大育人体系的组织育人功能要求强化党组织的育人职责。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要引领学生党员听党话跟党走,擦亮党支部发展的“最红底色”。

(二)紧抓关键点,以点带面提质增效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要发挥党员的“头雁效应”,这就要求党支部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人才优势,在融合式发展道路上发挥“亮灯领航”作用,纵深式推动高质量党建见行见效。

(三)紧扣增长点,建强品牌聚势谋远是关键

有的放矢地将分散的区域化党建力量融汇在服务“两个先行”,打造党建高地的站位之上,凝心聚力将党支部活动品牌“优势做优、特色做特”,才能驶上融合式发展的快车道。

 

郑乐,讲师,现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曾获教育部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案例大赛三等奖、水利部“我学我讲新思想”理论宣讲大赛优秀课程、省辅导员工作案例大赛三等奖、省共青团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等荣誉,主持厅级及以上课题5项、发表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