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理事单位授牌仪式暨专题报告会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钱塘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智汇水院·数赋未来”为主题,专委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常务副秘书长常根景,浙江省内高校理事单位代表及我校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参与活动,共同见证学校在“人工智能+水利”交叉学科领域的里程碑式发展。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理事单位授牌仪式,由副校长项春主持。校长万健代表学校致辞,他回顾了学校72年扎根水利行业的办学历程,强调将以理事单位身份深化人工智能与水利教育的融合创新。他指出,学校将依托数字孪生流域技术平台等成果,推进“技术深耕、场景贯通、范式引领”的水利智能化转型路径,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水院范式”。
孙富春教授代表专委会致辞,他高度肯定学校在水利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实践,并期待双方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随后,孙富春教授向学校授予理事单位牌匾,万健校长代表学校接牌,全体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专题报告,由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军主持。孙富春教授以《多模态认知计算与水利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协同创新》为题,从技术框架、应用场景和协同路径三方面展开深度分享。报告尾声,孙教授现场演示了第二代五指灵巧手“穿针引线”技术,生动呈现人工智能在精细操作领域的突破,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会后,孙富春教授与校领导、计算机学院骨干教师围绕“人工智能+水利”学科建设及电子信息硕士点培育展开座谈。活动现场还设置智能机器人互动展区,灵巧手精准操作与水下机器人自主避障演示直观呈现技术创新成果,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本次授牌仪式暨专题报告会标志着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式跻身人工智能与水利行业协同创新的前沿阵地。未来,学校将携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清华大学及行业伙伴,以“博学求实”的治学精神,推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水利行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